文艺青年消遣有四大法宝:读书、旅行、运动与音乐。读书是最奢侈的享受,读书不是看书,而有选择的汲取。旅行不是旅游,是去自己想去的地方,过程远比目的地重要。运动不是体育,只看不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。音乐不仅仅是歌曲,任何能打动人的声音都可以称为音乐。
很小的时候,没有收音机、没有电视,大自然的音乐伴随着我的成长。我家住在半上腰上,三面环山,一面朝向山谷。破晓时分,就能听到公鸡打鸣的声音。黎明时分,山上的布谷鸟等鸟类就会陆续发出清脆的啼声。清晨时分,奶奶做早餐声音,听着就让人觉得很美味。上午时分,劳作的声音,有挖土的,有耕田的,有施农药的,有打化肥的。午睡时分,爷爷的鼾声,小猫的呼噜声,蝉的鸣叫声。傍晚时分,劳作回家的脚步声,放学的尖叫声,蛐蛐的合奏声,猫头鹰的恐吓声。晚上,蛙声,山风呼啸的声音,犬吠声。
第一次真正的接触音乐是小学的语文老师。她会弹钢琴,兼职我们的音乐老师,每节音乐课都会教我们唱一首歌。
村里的红白喜事,一般流行“打渔鼓”,这是我们家乡特色的戏曲,一个蒙上猪皮膜的“渔鼓筒”就是演奏乐器。
有了电视之后,央视的大风车,热播电视的主题曲,新闻联播之后点歌时间,都是儿时汲取音乐的时间。
买了VCD、DVD之后,家里播放的是什么十三大美女之类的歌曲,院子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过来凑凑热闹。
初中的时候,晚自习前的半个小时便是音乐时间。可以集体唱歌、学歌,或者个人表演。记得有一年,刚好停电了,大家都自告奋勇的上台表演。我也鼓起勇气趁着漆黑上去唱了一首任贤齐的《任逍遥》,结果唱到一半的时候来电了,大家齐刷刷的盯着我,只能在煎熬与害羞中唱完此歌。
初中前期流行F4、黄家驹、林志炫的歌曲,后期流行任贤齐、周杰伦的歌曲。尤其《单身情歌》当时特别的火爆,几乎人人会唱。大家都有一本专门的本子,用来抄写歌词。记得一次上生物课,有人在课上抄写歌词,被老师逮住了,让他当着大家的面把歌词读了一遍。那时,因为没有零花钱,买有过任何的磁带,只能借大家的听。
高中的时候流行周杰伦、王力宏、蔡依林、SHE的歌曲。当然还有林俊杰、阿杜、潘玮柏、张韶涵、梁静茹等,只是相对前四位人气稍逊。尤其是刀郎的横空出世,带给大家很多的惊喜。
高中的每个教室有一个很大的电视用来播放视频。同样晚自习前的半个小时也是娱乐时间。很巧的是,又一次停电,这一次,我没有参加。我记得我的同桌上去唱了一首《发如雪》,他蹩脚的普通话,不在调上的歌声让大家印象深刻。最出彩的还不是他,另一个同学硬是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,唱完了《心中的日月》,同样是唱到一半的时候来电了,让拿着试卷准备晚上考试的数学老师皱着眉头听完了。
那时我对流行音乐是抗拒的,大家都听的,我越不想随波逐流。我买的专辑是苏有朋、林志颖、潘玮柏的。记得当时我在听苏有朋的歌曲,我的另一个同桌很好奇我在听什么,于是就让我分享一个耳机给他,他听了不到几秒钟,然后马上把耳机甩给我,配上一脸皱眉和嫌弃的表情,让我很生气。音乐没有高低,你可以不喜欢,但你所作所为,让人觉得非常没有教养。
大学的时候,开始接触到了网络,也可以听到更多类型的歌曲。这个时期最喜欢的还是周杰伦,他开创的中国风歌曲是我的最爱。
因为中国风,我还喜欢上了许嵩的音乐。许嵩是一个独立音乐人,从作词作曲配乐到后期制作都是自己一手完成的。他的歌词是我认为唯一可以媲美方文山的,作曲是唯一可以媲美周杰伦的。
光良纯纯的情歌俘获了无数的人心声。对于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,光良和无印良品的歌曲绝对能打动你们。
李圣杰绵绵的情歌是疗伤的绝佳圣药。他独特的嗓音,熟悉的旋律让你难以抗拒。
张杰在沉寂之后的一炮而红,清新的歌曲风格,也是深受大家的喜爱。
女歌手中最喜欢的是张惠妹,她能驾驭各种曲风。无论是快歌中狂野、洒脱、不屑、报复,抑或慢歌中乞求、深情、豁达、撕心裂肺,都能让你获得满满的力量。无论你的感情状况如何,总有一首适合你。
第一次接触KTV是去农家乐的时候。破旧的音响设备不是重点,重要的是第一次可以跟着伴奏唱歌,第一次听到自己通过话筒的声音。后来一发不可收拾,经常与一群好友通宵去唱歌,哪怕第二天没钱吃饭。
大学时候歌唱比赛,唱了一首周杰伦的《菊花台》,自己觉得还行,没有获奖。大学毕业晚会,与同学合唱了一首李圣杰的《你那么爱她》,不知道效果效果如何,唱完就溜了。
毕业之后,没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歌手。很多歌手都是在拼高音,拼节奏,把人推向一个永不满足的深渊,而忘了安静唱歌、好好唱歌的初衷。如果非要说一个,只能推荐让人耳目一新的李荣浩。民谣也是最近比较喜欢的风格,比如赵雷等一些小众的歌手。
在西藏和云南旅行期间,对少数民族的原生态大碟比较感兴趣,无奈囊肿羞涩,没有购买。有一段时间比较迷恋齐豫唱的佛教歌曲,能让人浮躁的心情立即安静放松。最佳嗓音当然非周深莫属,听他的歌就是一种享受。
毕业后在新生的茶话会上,演唱了一首张杰的《明天过后》,貌似受到了大家的喜欢。后来参加公司组织的歌唱比赛,演唱庾澄庆的《春泥》,结果一上台舌头打结,在评委给了一次重新演唱的机会后,还是没能摆脱第一轮被刷的悲惨命运。再后来玩起了唱吧,就再也没有去过KTV了。
经历岁月的变迁,最喜欢的还是李圣杰,一直觉得他是实力与完美嗓音结合体。尽管今年参加歌手时的名次不佳,名气也大不如从前,但你的歌声和旋律,在我的心中谁也替代不了。
如你觉得文章不错,请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,并推荐给你的朋友,感谢你的分享,2018年请给自己一份惊喜。